隨著城市發展進程加快,流動攤販占道經營問題成為城市治理的難點。去年12月份以來,金港街道綜合執法部門堅持“疏堵結合、服務民生”原則,貫徹落實流攤治理方針政策,在轄區范圍內推行流動攤販臨時疏導點管理模式,既破解了市容秩序維護難題,又保障了群眾生活便利,實現城市“煙火氣”與“文明風”的有機融合。
聚焦民生需求,科學規劃疏導點位
針對流動攤販“治理—反彈—再治理”的頑疾,金港街道綜合執法部門轉變工作思路,變“末端執法”為“源頭疏導”。科學布點選址,執法人員實地踏勘,避開交通干道、學校醫院等重點區域,選取小區集中區、商圈周邊等4處空位,設置臨時流動攤疏導點,又選取2處為小修小補疏導點,共計6個點位,同時為周邊居民提供便利、溫馨的服務。
強化規范管理,提升服務保障水平
臨時疏導點建設堅持“便民不擾民、放開不放任”原則,形成規范化管理閉環。劃定黃線經營區域,安裝智能監控設備4套。實行“三定”管理(定時、定點、定責),明確經營時段,設立標識牌,實行攤主共治原則,推行“一攤一表”電子檔案,動態監管90個攤位衛生、安全等問題。
修整疏導點場地,盡顯為民服務準則
3月中旬,對金香花苑臨時點位進行修整,歷時一個星期左右,在地面平整的基礎上改造附近圍擋,改變攤位視野受阻的同時也便于管理。從坑洼泥地到平整廣場,從雜亂無序到文明有序,臨時疏導點的蛻變見證著城市治理的為民初心。
整改前
整改后
通過近半年的實踐,臨時疏導點管理模式取得顯著成效,一是市容秩序明顯改善,道路通行效率提升了;二是民生服務提質增效,日均服務居民人數顯著增加,構建“十五分鐘便民生活圈”;三是就業創業有效促進,吸納下崗職工、低收入群體等90人就業,新增攤位5個。
疏導點建設是城市精細化管理的重要實踐。金港街道綜合執法部門將持續踐行人民城市理念,在規范管理中傳遞城市溫度,于有序經營中彰顯文明底色,讓流動攤販的“煙火氣”真正成為提升市民幸福感的“加分項”。
張家港房產網App
好房隨時掌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