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負春光爭朝夕。連日來,走進常陰沙現代農業示范園區,只見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。當前,園區多個重點項目進入沖刺階段,奏響了高質量發展的“春之樂章”。
在市科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“新能源智能裝備部件”項目建設現場,運輸車輛往來穿梭,工人們干勁十足,忙碌地對建筑外墻面進行粉飾刷漆。據了解,該項目占地39.7畝,不僅是常陰沙歷史上單體投資規模最大的工業項目,更承載著企業問鼎行業龍頭的雄心壯志。項目主要生產親水鋁箔、換熱器等產品,廣泛應用于新能源、大數據等戰略性新興產業,是寧德時代、特靈、盾安等國內著名制冷行業龍頭企業的一級供應商。
“項目建設進度比原計劃提前了半年,預計6月底竣工,10月將正式投產。”公司副總經理方煒談及項目進展,難掩心中的喜悅與自信,“我們每年的訂單都處于飽和狀態,新項目投產后,年銷售額有望突破7億元,實現20%的增長。我們希望立足常陰沙這片發展沃土,力爭在制冷系統細分領域成為行業‘單打冠軍’。”
與此同時,常紅社區16MW漁光互補項目也進入最后攻堅階段。春光正好,只見成片的光伏板正在陽光下熠熠生輝,工人們在光伏板陣列間來回穿梭,緊張有序地進行組件鋪設與穩固工作。作為全市在建規模最大的漁光互補項目,其“上可發電、下可養殖”的創新模式,可實現土地資源的高效利用。
“項目預計5月即可實現并網發電,年發電量可達1700萬度,相當于減排二氧化碳9500噸。而‘上有光伏、下有養殖’的設計,也可以為魚塘遮陽、調節水溫,讓魚塘實現雙重效益。”項目總經理聶磊介紹,這種綠色低碳的發展模式,既實現了節能減排的生態效益,又創造了助農增收的經濟效益,可謂一舉多得。
抓項目就是抓發展,一直以來,常陰沙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緊緊圍繞“打造蘇南最高質量現代化農業園區”目標定位,以科技創新為引擎,持續優化營商環境,推動重點項目早建成、早投產、早達效。隨著這批重點項目的陸續竣工,必將為園區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,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。
張家港房產網App
好房隨時掌握